一桨划破千年浪 贵州端午画卷长
锦江经沅水汇入洞庭湖,属于长江水系。铜仁碧江区赛龙舟也有着长江流域的风俗。龙船下水前,要在水边请龙,祭拜龙头★■■★◆■,披红布于龙头上★■,再安龙头于船上竞渡■◆◆◆,既拜“龙神◆■■■”★◆■★,又纪念屈原◆★■★。唐代诗人刘禹锡在《竞渡曲》中自注★◆:★★■◆◆★“竞渡始于武陵◆◆■◆★◆,及今举楫而相和之■■◆◆★,其音咸呼云:何在,斯沼屈之义。■◆■◆★■”
眼下,2025年中国传统龙舟大赛暨贵州省“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文化活动正在铜仁市碧江区筹备。这项赛事活动首创于2008年■◆◆★◆,今年的举办时间为5月30日至31日◆■◆◆,从5月17日开始进入热身阶段◆◆★◆◆,5月24日举行请龙仪式、龙舟巡游◆◆★■、祭龙仪式等活动,5月25日举行龙舟游江活动。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在陆上方队中设计了民族融合方队供游客体验★★★◆★。游客可以自带民族服装,或者在古城里租赁服装参与。”镇远县旅游服务中心主任贾美倩表示,在此基础上■★■■◆,不少游客还希望能够参与到赛龙舟的活动中◆◆,于是今年新增了游客体验赛。◆★◆★★“成人参赛,每条体验船上都会配备鼓手、舵手以及4名划手,游客只需穿上救生衣就能沉浸其中。■◆★■★”
2023年■◆★■■、2024年连续两年夺冠的灯塔街道马岩村吴家湾女子龙舟队,为了延续好战绩,已早早开始训练。队长张华表示:“大家都很热爱龙舟★★★◆★■,不管是在家的还是在外地务工的,都把事情放下来,每天坚持训练★■★◆,风雨无阻★■,目标就是实现三连冠。■◆”曾连续4年在龙舟竞赛中夺冠的环北街道清水龙舟队也在紧锣密鼓地训练■■◆。据教练王坤能介绍,训练从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5点左右,队员来自各行各业■■◆★■★,通过打磨技术、练耐力,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
农历五月二十四日清晨,各村寨分别举行◆■“出龙”仪式,意味着苗族独木龙舟节正式开始★■◆★,平日里寂静的清水江则迎来一年一度的火爆时刻。如果说姊妹节展示了苗族妇女的勤劳美丽★■◆,那么独木龙舟节则展示了苗族男子的刚毅纯朴◆◆■。摄影师姚顺韦最初在台江遇见独木龙舟节,他所拍摄的节日视频很快在网上传播开来,引起了外交部发言人团队的关注。
据悉,2025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远第四十一届赛龙舟文化节暨首届“村舟”公开赛的战幕将于5月31日至6月2日拉开。活动包括陆上、水上游江★★★、端午民俗体验、非遗活动展演、龙船饭、原创音乐会等,游客可以亲身体验万众瞩目的龙舟赛★◆■◆■。
据悉,今年龙舟比赛集结了60支队伍■◆。男子组将分为传统划姿组、自由划姿组■■◆◆,女子组则不限划姿,极大增强了赛事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为了更好地迎接游客,铜仁市发布了龙舟赛期间的相关文旅政策——从5月15日至5月31日◆◆◆★,中南门、大明边城、百花渡、红董、天生桥6个景区★◆★,实行免首道门票优惠;碧江区内的酒店等则实行5折到9折不等的优惠。
端午期间,2025★★■◆“水韵贵州”中国施秉独木龙舟节将震撼来袭。随着百米巨龙觉醒,预热视频里千人共抬一舟的壮观场面十分震撼。
赛龙舟是从何时成为铜仁碧江城乡群众喜闻乐见并踊跃参与的体育活动?这不得而知,但从地方志书的记载可见那从古至今的盛况。“五月初五铜仁有龙舟竞渡之戏◆■■★。集双江渡◆◆,斗胜争先,胜者以红锦奖之◆◆■★。倾城聚观,士女衣轻罗、摇折叠扇◆■◆★、弄扁舟◆★◆◆■■,缓荡烟波、钗光鬓影■★■★,与水色山光相映◆★★■★,亦盛会也。五显宫★◆、川主庙一带,观者众,肩尤以下皆隐,惟见万头攒动而已◆★★◆◆■。”明万历《铜仁府志》也有记载:正德丙子,从浙江宁海来铜仁做官的蔡潮■◆■◆◆,在铜岩上建成跨鳌亭,为看龙舟赛的文人学士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他还即兴作诗:“入眼风光异贵州★★,问人知是楚西头★◆。山从岳麓分来秀■★,舟渡铜江减却愁。”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作为历史悠久的民俗节庆,苗族独木龙舟节从采木凿舟到下水竞渡,都有着严格的仪规,透露着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气息,于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自古至今说法不一。主要说法有◆★◆★★■:纪念屈原说◆◆■★■★、龙的节日说◆◆★、夏至说等,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相关的节日主要风俗有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赛龙舟,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正所谓■◆: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镇远县文旅局李登顺表示,从“五一■◆”假期开始该县旅游就进入旺季,每年的端午龙舟文化节则是旺季中的高潮■■。截至5月21日★★◆,已有50支队伍报名参赛,其中包括社区组12支、大龙舟组14支、女子组6支、公开组18支。◆★★■■◆“大龙舟组主要强调竞速◆■,竞技性更强;社区组则侧重传统龙舟表演■◆;公开组有来自湖南、广东★★◆◆◆■、浙江等地以及省内县外的队伍参加,预计今年比赛会有100场以上。”李登顺说。
如今★◆■★,不同社区的传统龙舟有着不同颜色,不同颜色背后又有着不同的历史故事。当《屈原》《梁红玉击鼓抗金》《关云长单刀赴会》《白蛇传》《龙神嫁妹》等传统故事人物造型高高立于船头,赋予了镇远赛龙舟浓郁的人文气息。2011年,镇远赛龙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独木龙舟节流行于黔东南州台江县、施秉县清水江中游和台江县巴拉河下游★■◆◆,是当地苗族同胞的传统民俗■★。在清代■■■,台江、施秉隶属镇远府。于是就有了清乾隆《镇远府志》中的记载:■★■“清江苗人于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龙舟戏■◆★★◆★,形制诡异■◆,以大树挖槽为舟,两树合并而成■■★■■◆,舟极长,约四五丈◆◆,可载三四十人,皆站立划桨,险极■◆★。是日男女极其粉饰。◆◆”据此可见,苗族独木龙舟和汉族龙舟在外形上有很大不同。同时,一年一度的独木龙舟节亦是地方盛会。
2023年,由贵州省体育局主办的“水韵贵州★◆■■”中国施秉独木龙舟节将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成为以赛事为媒,融合“文旅体商■■◆■◆■”的节庆品牌。今年的节庆活动包括开幕式■◆★★★◆、世界最长木龙舟巡游展演、千人抢鸭子、万人唱响?阳河■★◆■★★、万人长桌宴民俗狂欢、中医药文化非遗集市、全民包粽子竞技大赛◆■★、非遗农特产品展销活动等。施秉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舒忠义介绍,相比以往今年增加了非遗活动周,将非遗与龙舟节紧密结合为游客带来深入体验。★★■◆■“此外,我们还对世界最长木龙舟进行了改造升级,需要2200余人才能抬动◆◆★,场面将更加壮观★★。”据统计■★◆■◆◆,目前端午期间施秉县的酒店民宿客房预订已近一半。
■★■◆“划龙舟不仅是一项运动◆■,更是镇远人生活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我们的回忆和情感。◆■◆”在镇远县西门社区龙舟队队员吴厚贵看来,镇远赛龙舟的每一次划桨都仿佛是与河流的对话。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端午”。“端午”二字最早见于晋代周处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乌角黍■◆◆◆。★■■◆”学者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中,以翔实的史料考证端午节起源于古代图腾祭祀活动,在时间上早于屈原。
当地人说■◆◆■◆■:■◆■★■◆“精彩的龙舟比赛★■★■◆,增强了全村人民的荣誉感。”也有人说◆◆:■★◆◆“苗族独木龙舟最宝贵之处是保存了浓郁且完整的传统信仰仪式,凝聚起苗族乡土社会■★◆。★★◆◆★■”但不管人们怎么评说其价值,古老的苗族独木龙舟节都充满神秘魅力,展示着地域文化的丰富性◆◆。(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每年端午期间赛龙舟,是铜仁市碧江区的传统体育项目。因为群众参与度高◆■■◆,历史悠久,2009年■◆■■◆,碧江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中国传统龙舟之乡”称号。2011年,铜仁碧江区赛龙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2006年,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初夏的镇远古城热情洋溢◆★,正向全国各地发出◆★■★■“龙腾?阳·舟连世界”的诚挚邀请。连日来,古城的■★★★★?阳河上,锣鼓声声、吞波吐浪,各支龙舟队伍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赛前备战。
深藏于黔东南群山之中的镇远古城,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这里,■◆■★★■?阳河呈“S”形穿城而过,北岸为旧府城★■◆★◆◆,南岸为旧卫城■★◆■★■,有“九山抱一水■★,一水分两城”之说■◆■◆■。依托西南地区重要的水运通道?阳河■★,自古以来,镇远古城就是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明清时期更是贵州东部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和交易市场,有“滇楚锁钥 黔东门户”之称。
此外,端午节别称很多。如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艾节、上日★■■、五月节、菖蒲节、天医节、草药节、浴兰节等。在屈原故乡秭归有三个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头端阳■■◆★”,五月十五为★◆“大端阳”,五月二十五为◆■★★■◆“末端阳★◆■”。
在2024年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贵州代表团在龙舟项目上获得4个一等奖的好成绩。这背后是贵州在龙舟运动上深厚的群众积淀■★■◆■◆。随着端午节脚步的临近■★◆,从碧波荡漾的锦江到波涛奔涌的清水江■◆★◆★■,一场场龙舟竞渡不仅是力量与速度的较量,更是跨越古今的文化传承◆★★◆。
在贵州的端午画卷中,龙舟竞渡的鼓声既是跨越千年的历史回响,也是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生动注脚。这项古老传统,承载着贵州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人文精神的传承。
四方商旅远道而来◆★◆,也带来各种文化。它们与本土文化■★■、民族文化一起交融、传承、演进,端午赛龙舟就是其中最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据明嘉靖年间《贵州通志·卷三·风俗》记载■■◆★:◆■★“镇远府★■,端阳竞渡◆◆◆,府临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制造龙船◆★■,绘画首尾,集众扮演剧戏。以箬叶裹糯米为粽■★★■,弃水中……是日划龙船★◆,以木雕龙头、龙尾,系于船之前后,放乎中流★■◆■★◆,多则十余只,少亦八九只,敲锣打鼓◆◆★◆,争先恐后,互争胜负,极为热闹★★■★,谓为龙舟竞渡。拽船争先得渡者,是岁做事俱利焉。★■■◆”赛戏同舟★■■◆、争相竞渡是镇远赛龙舟的传统。
日前★◆★◆◆,铜仁市碧江区的锦江上多支龙舟队伍正在紧锣密鼓地训练■◆★★■◆。一大早,锦江就热闹起来,数十艘龙舟在江面上劈波斩浪,整齐划一的动作和飞溅的水花勾勒出训练的强度。
相较于施秉独木龙舟节的外放与热烈★◆■◆★,位于台江县施洞镇苗族地区的独木龙舟节则保留着更多神秘古朴。在这里,关于独木龙舟节的一切都延续着古老的仪式感。龙舟所用树木选定后,必须看好吉日,才能进山砍树。砍树前需先祭祀,由懂得古规古礼◆■■★、富贵双全的老人主持祭祀仪式。新龙舟的建造严格遵循传统龙舟的款式和尺寸◆■■★,旧龙舟每年下水前需再上一遍桐油◆■。现如今★◆■★,在施洞镇小河村还存放着历经百年岁月的独木龙舟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