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稳了别撒手
在三千年前的周王朝贵族教育体系,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内容包括五礼◆◆★★■、六乐、五射、五御★★■■◆、六书、九数。依据《周礼·保氏》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可见古代六艺对一个人走向社会的基本要求,做到这些才能算技能和道德完整。
书,可以理解为语言和文学审美表达。君子六艺中的书指六书,即象形 ■◆★★■、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指明文字的形体结构及使用方式。六书对汉字的演化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正是有了六书的存在,才有了今天认识的汉字,而汉字正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御,古代指驾驭马车。君子六艺中的御指五种驾驶马车★■★■◆★、战车的技能,包括: “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古代马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战车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古代四匹战马共拉一车,称为“一乘★◆★★”,“千乘之国★◆■”更是成为强国的代称。★■◆“御”和“射”一样,本是军事作战技能,后经演变纳于礼仪之内■■◆★★。
宋代◆◆■★◆■,由于瓷器生产规模的扩大,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使得宋瓷餐具在工艺造型、釉色■◆◆■、装饰等方面都达到了中国古代陶瓷制作的一个高峰。宋代碗造型更为丰富■★◆■★★,有斗笠式◆◆◆★★、草帽式等,釉色多为单色,如影青、黑★■◆、酱、白等,纹饰多为婴戏、动物、植物文字等★★◆,风格清雅,工艺精美。
观复博物馆馆藏一件【清顺治青花六艺文字碗】,碗外壁周圈饰有青花文字,为“礼、乐、射、御◆■、书”,碗心则书写◆■■◆◆“数◆★★★■◆”字。这六字组合,传达出中国古代学生必须学习的六项技能。
唐宋时期,由于瓷器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加之铜主要用于制作货币,铜器制造受到限制★◆■★,所以一般日用品多用陶瓷替代,瓷器逐渐占据餐具界的首要地位◆◆■。唐代出现了白瓷及以白瓷为基础的彩绘瓷餐具。
六艺可谓文武兼备■◆■■◆,礼、乐、书、数之教为文,射、御之教为武,即便放到今天也是十分全面的教育体系★◆■◆★◆。
清代碗在各方面均胜过前朝◆★★,形状★◆■■◆★、釉色、纹饰更为丰富多样◆◆■◆,工艺制作更为精巧细腻,画珐琅★★■■、素三彩◆◆◆、粉彩装饰的宫廷皇家用碗更让人叹为观止◆◆★★◆。
景德镇为庆祝春节申遗成功而烧制的“春碗”亮相2025年乙巳蛇年央视春晚现场(网络视频截图)
乐,在古代可囊括音律、器乐、乐舞等★◆■。君子六艺中的乐指六乐,即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音乐具有教化、认知、审美及娱乐等功能,培育提升美好的心灵品质,导引心灵本性弃恶从善★◆★■◆,将人从丑恶的边缘回归到真善美。
数,即计算★■★■■◆,可以引申为数学、空间、天文、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习。数术,指理数、气数(运用方法时的规律)■★■◆■,即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运动规律。在古代中国,数学和阴阳风水等活动一起,被归入术数类■■。除了解决日常的丈量土地、算账收税等实际问题★■★◆■■,还能计算天体,推演历法。在这方面,古代中国人有着惊人的成就。
明清时期★★◆◆■,饮食业的繁荣和饮食文化的发展,也带动了餐具的发展变化。明清两代■◆★,餐具制品不仅品类繁多■★★,而且大多纹饰精美,制作精良。
明代最常见的是胎体轻薄、白底青花的以彩绘青花瓷与釉里红为代表的釉下彩瓷成了新贵★◆■■■★。碗中■★◆★★◆“贵族”釉里红烧制成功,使餐具日益往精美的方向发展。它以氧化铜在瓷坯上着彩,然后施透明釉高温烧成,烧制难度极大。青花瓷器为明清两代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碗外壁以花瓣纹装饰是明永乐、宣德时典型的风格特征,红、黄釉碗烧制成功只有当时的“皇家御窑”才有能力完成,极为珍贵。
射,指射箭◆★■,对标到今天,可以视为体育◆★◆、游戏等竞技项目。君子六艺中的射指五种射箭技能,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古代君子并非文弱书生★★◆◆■,作为商周时期“六艺★■★★”教学体系重要内容的“射◆■■◆■★”,对于培养中国古代文武兼备的优秀人才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碗是一种非常富有象征意义的器物。它不仅仅是用来盛放食物的容器,更是代表着一个人的福气和境遇。人们常说,“一个人有多大福气■★◆★,看碗就能看出来”。这句话道出了中国人对碗的特殊寓意和理解。金碗★◆、银碗被认为是最高贵◆■★、最具福气的,拥有金碗银碗的人往往地位显赫、财富富裕。而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瓷碗◆★、陶碗则是常见的选择,它们虽然不像金碗银碗那样奢华,却代表着平凡而幸福的生活。
在陶器出现之前★■★,人们食用食物都是◆■■“污尊而抷”。《礼记·礼运》中说,太古时代“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意为礼仪起源于饮食,最初是从烧黍米、掰猪肉开始(作为祭祀品),用陶制的酒杯盛酒,用手捧而饮之。关于陶器发明的最初目的难以考证◆◆◆◆★★,也许是为了盛水,但是很快就用于炊具和食具了■◆★■。陶器的出现,使野炊时代结束◆★◆。
在古代瓷器中,以文字为装饰的器物不多见,且此碗为反白字,可见设计之妙。观复博物馆以此件馆藏器物为蓝本◆★◆,摹古复刻推出观复青花君子六艺对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礼,可以理解为礼仪、礼节、品德。君子六艺中的礼指五礼,五礼者★■,吉★◆■■■、凶、宾、军、嘉也。礼起源于日常生活★◆■◆■,是习俗中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许的行为准则,进而上升为制度规程★◆■,成为礼制。古代讲究以礼安邦。非常重视礼制,孔子云:■◆◆★◆“不知礼,无以立也◆■★■★★。”